2023年1-2月外贸数据出炉,6.18万亿!同比微降0.8%平安证券: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7533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8%。其中,出口3.5万亿元,增长0.9%;进口2.68万亿元,下降2.9%;贸易顺差8103.2亿元,扩大16.2%。

按美元计价,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957.2亿美元,下降8.3%。其中,出口5063亿美元,下降6.8%;进口3894.2亿美元,下降10.2%;贸易顺差1168.8亿美元,扩大6.8%。

对此,平安首经团队认为2023年1-2月中国出口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分产品来看,各类型产品对中国出口同比的拉动均为负,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我国出口拖累加大。主要机电产品中,汽车出口延续高增态势,手机、汽车零配件等商品出口亦有小幅正增长。不过,2023年1-2月我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液晶平板显示模组、集成电路等机电产品出口金额仍大幅度下滑,表明当前全球消费电子的需求仍在萎缩。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我国出口同比的拖累增强,除箱包外其他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金额均出现明显下滑,这背后一方面反映出海外需求的疲软,另一方面可能也表明东南亚地区生产力回升,与我国的竞争关系加强。

2)分国别和地区看,主要贸易伙伴中东盟对我国出口的拉动继续增强,而美国、欧盟仍在拖累我国出口。后续东盟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尚不明确:一方面,东盟经济出口导向型的特征明显,2023年其经济基本面也可能转弱,进而加重中国出口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东盟从我国进口的商品不仅包括制成品,也包括生产设备等,我国对东盟出口的增长可能也会使得东盟地区的生产能力提升,并与我国形成竞争关系。美国、欧盟仍在对我国出口形成拖累,但这与其国内消费数据形成反差,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当前欧美需求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服务消费而非商品消费。

从主要进口商品看:

对进口同比拖累最大的产品包括: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原油、汽车及汽车底盘、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等。其中,2023年1-2月集成电路进口同比下滑幅度高达30.5%,主要是进口数量下滑所致,2023年1-2月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675.8亿个,同比下降26.5%。汽车等商品进口金额下滑同样是数量因素导致。与之相对的是,原油、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等商品进口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价格因素所致。

对进口同比拉动最大的产品包括:农产品、煤及褐煤、医药材及药品、纸浆、肥料等。其中农产品对我国进口拉动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粮食价格上涨拉动:2023年1-2月我国进口粮食数量同比增长7.0%,而进口金额增速却高达21.0%。此外,医药材及药品进口金额大增可能与此前国内感染人数上升,对药品需求增加导致。

2023年1-2月,中国出口同比降幅缩窄,但进口却出现了超预期下滑。外需方面,疫情过后前期积压订单的释放可能是2023年1-2月出口同比降幅收窄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到海外经济基本面趋势性好转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对于外需的后续走势仍需保持谨慎。内需方面,我们认为2023年开年进口回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一是,疫情冲击趋缓后,内需的复苏更多集中在服务行业,商品需求的复苏相对较慢。二是,价格因素对进口形成拖累,如今年1-2月原油进口金额同比下滑5.3%,而进口数量同比仅下滑1.3%,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等大宗商品甚至出现进口金额同比下滑、进口数量同比增长的现象。三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口替代效应在逐步显现。如今年1-2月我国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进口金额下滑,可能和中国在芯片、汽车等领域的竞争力增强有关。结合近期国内的相关高频数据来看,内需可能尚在恢复之中,逆周期调节政策仍需保持必要力度。

广发宏观表示从主要出口目标市场来看,对东盟出口依然是最有韧性的,前两个月同比依然在8.3%的正增长区间;对欧出口略有改善;对美、对中国香港地区降幅较大。

前两个月对美出口同比-21.8%,低于作为前值的去年12月的-19.5%;对欧盟出口同比-12.3%,高于前值的-17.5%;对日本出口同比-1.6%,略高于前值的-3.3%;对东盟出口同比8.3%,略高于前值的7.5%。对中国香港地区出口同比-23.7%,略低于前值的-22.7%。

从主要出口产品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线索:与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有关,防疫用品增速降幅显著大于整体;(2)高基数叠加海外消费品去库存,服装、玩具等降幅亦大于整体;可能和出行半径扩大相关,劳动密集型产品大类中只有箱包同比小幅正增长;(3)地产后周期产品低增长,家电、家具等降幅大于整体;(4)消费电子产品增速尚可,手机前两个月实现出口额同比小幅正增长;(5)通用机械设备略好于整体,同比增长-3.7%;(6)汽车依然维持出口高速增长,前两个同比65.2%,较去年年度增速变化不大;(6)能源原材料可能全球仍然处于供给紧张状态,钢材成品油等出口增速较高。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