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7438   

长期以来,入公办园难,入优质民办园贵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难题普惠性幼儿园是指公益性的,有质量的幼儿园,收费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对场地设置,办园规模等方面也都有具体规定

最近几年来,各地都在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方面展开尝试,普惠性幼儿园是否真普惠备受外界关注南昌市新建区找到了一条幼有优育的新路那么,他们是如何突破难点的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

民办改公办 收费大大减少

11月29日一早,住在新建区红谷十二庭的居民李芳,和小孩一起,步行前往不远处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前,高昂的学费将她的孩子拦在这所幼儿园门外

可是,今年秋季开始,李芳的烦恼烟消云散现在步行几分钟,就可以接送孩子更重要的是,以前一年学费近2万元,现在学费减了一半多,减轻了不少负担李芳说

原本,红谷十二庭小区配套幼儿园为民办幼儿园,因开办方不同意将其转为普惠园,今年3月,新建区教体局经评估后,将其回收转办成公办园,改名为新建区第三幼儿园第一分园,并投入400余万元建设资金,提升校园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锻造师资队伍,如今,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规模也由原来6个班增至12个班,可容纳400名幼儿。

同样,新建区众森红谷一品配套幼儿园,经过评估收回后,也由民办改为公办新建区第二幼儿园第四分园,不但收费降了,保教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小区配套园如何交得出,接得住

事实上,高收费民办园转为公办园有个大背景。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小区配套幼儿园没有移交给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各地限期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已挪作他用的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收回,举办为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

但如何交得出,接得住这考验着各地政府部门的智慧

在新建区,一种创新化解了难题该区教体部门接手移交的场地后,对租约尚未到期的原举办方,若仍想继续举办,需转设为民营公办分园过渡,由区教体局抽调公办骨干幼师参与管理,待租约到期后再转为公办园,否则,评估后收回为公办园

新建区教体局干部熊曦表示,为了打消原举办方转设后的收支顾虑,该局对民营公办分园暂缓收取场地租金,让原经营者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保教保育能力提升上,后期,还将会同财政等部门,制订更加合理的场地租金方案,既保证移交后的国有资产不流失,还保证民营公办分园能够达到收支平衡。

存量民办园主动申请转普惠

公办园的增多还带来了鲶鱼效应。

莱卡小镇小区莱蒙爱幼幼儿园始建于2019年,为非城镇小区配套的普通民办园,不在必须转普惠园范围内,今年6月,该园主动申请转民办普惠园。

谈及其中缘由,园长徐奋琴坦言:原本自己收费就不高,转为普惠园还能获得多方面指导和外出学习机会,这让师资力量,保教保育理念有了整体提升。

根据消息显示,目前新建区普惠园每学期的收费大多为2500元至3500元,基本符合《南昌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没有加收额外费用的情况。

启动普惠园分级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扶持,及时发放上级奖补资金新建区教体局副局长杜璇认为,政策发挥了调节存量的作用,高收费民办园陆续被收回和转设,高质量的公办园逐渐成为主流,民办园不想转普惠或者保持高收费都将难以生存

政府购买服务巧解幼师缺口

实现幼有优育,提高师资力量,也是一件重中之重的事幼儿园机构编制难以增加,一度成为新设公办园的最大难题之一为此,新建区在不新增机构编制的情况下,探索设置公办分园来申报办学许可,以实现公办园数量扩增

钱应该更多花在老师身上,而非单纯硬件建设杜璇表示,新建区在不增加公办幼师编制的情况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收一批优秀青年投身幼教事业今年,新招了80名幼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幼师缺口问题

目前,该区共有幼儿园137所,其中公办园83所,民办园54所,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