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跑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度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7697   

武汉,全国六大科技创新中心之一,这里的83所高校、15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每年产出大量科研成果。

如何用好这些成果,加速其转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武汉的回答是:以“用”为导向,聚力破解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一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在武汉,“三网一包”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天网’平台发了一个订单,希望用100万元开发工业级红外光学气体传感器。没想到,第二天光谷实验室刘欢教授团队就接了单,目前已经开发出样品。”谈起这段经历,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龙连称“没想到”。

这个“天网”平台,就是湖北科创供应链线上信息化平台,被业界称为“科创淘宝”。举凡企业急需的创新服务,技术、人才、金融、应用场景……都可以在平台“下单”,系统会进行智能“撮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响应“接单”,提供解决方案。

除“天网”外,武汉还建立了地推式挖掘科研机构和企业需求的“地网”,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的“金网”,以及分阶段支持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商品化的“政策包”。

企业和科研机构牵手后,产品正式投产前,还面临中试考验。在业内,中试被称为“达尔文死海”——从理论研究走向产品市场的空白地带,高校院所和生产企业都不愿涉足。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武汉的办法是,引导鼓励新型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独立或联合建设中试验证平台。

在“中国车谷”,由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经开区共建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就是一个中试平台集群。

“在校内,我们的老师能有200平方米的中试空间就很难得了。但在这里,我们有两三千平方米来搭生产线!”走进一个车间,研究院院长李江华自豪地对记者说,“去年以来,华中科大首批遴选的2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有10条中试生产线实现试生产,孵化出9家科技型企业。”

目前,武汉市备案的中试平台已达156家。2023年9月,由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武汉成果转化中试平台联盟揭牌。

科技创新不能只关注结什么“果”,更要关注播什么“种”,培什么“根”。武汉意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提前布局高水平原始创新,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为此,湖北省、武汉市将发展战略科技力量,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金字塔尖,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底座。

在光谷科学岛,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大批科研重器正在加速建设。

“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前,我们只能去国外做实验,一年排不上一次,排到的时候,有时连实验用的样品都老化得没法用了。”在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负责人李亮指着墙上的用户统计图告诉记者,“而现在,这套装置已经为130家科研单位提供科研服务,其中包括20多家国外机构。”

目前,投资21亿元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二期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建成后,我们的科研服务范围将从单纯的物质科学,拓展到强电磁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可直接应用于海上大型风电制造、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李亮充满信心地说,“届时,这里将成为综合性能全球领先的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如今的江城,新质生产力如万木争荣,葳葳蕤蕤,正喷涌勃发:2023年,武汉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这里,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业已形成;空天技术、生命科学、合成生物、未来能源,众多创新项目正加速布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