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引发锂钴镍需求暴涨,但“大国博弈”将导致多输

来源:新浪   阅读量:4427   

谭浩

电动车引发锂钴镍需求暴涨,但“大国博弈”将导致多输

电动汽车及其上游产业无疑是2021年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中的最大赢家之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业和市场的高速增长,带来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主要金属原料的需求猛增和价格暴涨以被称为21世纪新能源时代白色石油的锂为例,作为主要锂电化工品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2021年全年增长超过5倍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动车行业未来几十年里对锂,钴,镍等金属原料具有巨大需求,而目前这些金属资源在中国大量依靠进口比如,2020年中国80%的锂原料和超过90%的钴原料从国外进口,其中60%的锂原料来自澳洲,而绝大部分钴原料来自刚果

在政策和产业界,一种主流意见认为中国需要努力降低这些重要金属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并通过对海外矿产的直接投资,增强上游供应安全比如有学者认为,对这些矿产资源的争夺将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还有中科院院士呼吁,建立像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那样的国家矿业公司,统一负责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商业行为,以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形势

简而言之,很多人担心如果不尽快建立中国自己的战略性矿产供应体系,包括由政府支持投资海外矿产项目,芯片领域的卡脖子事件就可能重演。

这种资源焦虑不仅在中国有,在西方国家也存在中国进口大量金属矿石原料,同时提炼加工全球35%的镍,以及50%—70%的锂和钴这些中间产品不仅供应本土电动汽车和电池企业,还供应美,欧,日,韩的下游企业中国企业还在包括电池化工产品,电级和电池制造,以及电动汽车整车制造的下游环节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在西方国家,也不乏担心被中国反过来卡脖子的焦虑。“闪灵”喻指卓越力量与神秘灵动。犹如源自奇幻世界的生物,翩翩飘浮,令世界为其静止。其在所据的空间中掌控非凡,在悠然之间来去无踪,却唤起人们无尽欣喜,以及对力量与神秘的感悟。。

比如在最近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科幻讽刺剧《不要抬头》中,就出现了美国由于中国控制全球重要金属资源而需要在撞向地球的彗星上采矿的情节尽管笔者认为这部明显影射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种种无能表现的影片在情节上流于浅薄,但是这一情节设计出现在年度网飞热播剧中,显示对重要金属资源的国际竞争,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讨论热点

这首先是因为这些金属矿产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油,气资源有很大不同在突发情况下,油,气的断供会导致经济的停摆和社会混乱,而特定金属资源的供应短缺只会带来如电动车制造滞后和价格上升这样局部的影响

其次,与能源产品不同,金属资源可回收使用目前全球车用铅酸电池的回收率已经高达98%以上,而动力电池所含的金属价值更高,当市场扩大,回收具有规模经济性后可以达到很高的回收率以宁德时代的子公司——邦普循环为例,据报道该公司一年可回收12万吨动力电池,回收的金属材料可满足20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金属资源的储量和可开采量,在很多情况下与其说是地质或物理概念,不如说是一个经济概念当国际市场金属资源价格上升,金属资源的探测和开采活动将相应增加,通常探明的资源储量也会增加比如,1970年全世界铜的探明储量为2亿8千吨尽管从1970年到2020年全球已开采了5.8亿吨铜,2020年全世界铜的探明储量仍增长到8.7亿吨

作为锂资源大国,理论上中国的锂资源能够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中国大量进口锂资源,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锂资源主要位于西部省份且资源分散,开采和运输成本较高,不如进口划算

中国在大量进口锂资源的同时,也向西方国家大量出口氢氧化锂等锂初级加工品可以想象,如果出现进口锂资源受限的极端情况,中国的锂加工品出口会大幅下降,中国的锂资源需求也会随之下降因此确保一个固定的资源供应量意义不大

电动车电池的技术路线也在快速发展变化中比如为了减少动力电池对钴这一贵金属的依赖,最近几年来低钴甚至无钴电池的研发进展迅速但是为了保持电池性能,通常钴在电池中使用量的减少又会带来镍使用量的增加没有国家可以垄断所有的金属资源,甚至在目前全球生产集中度最高的稀土产业,在国际供应紧缺时期多个国家也能够迅速增加产能像芯片,或者石油,天然气那样,通过禁运某类金属造成一个国家多个产业乃至整体经济大规模停摆几无可能

重要金属矿产和油,气所属的全球产业链形态也有很大不同在油,气领域,国家石油公司在产业链中起关键作用而在重要金属的开采,加工,下游制造的产业链上,各国资本高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在澳洲的锂资源为例,澳洲几大锂矿大多由中,美,澳等国的资本合资持有,中企还通过投资澳洲公司持有其他国家的锂矿资源同时,国际资本也大量投资中国的锂矿和锂加工企业这些复杂的投资关系使很多重要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高度国际化

即使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基于国家博弈的能源安全观也可能造成能源投资的误区在21世纪初的十余年间,面临石油价格高涨,中国几大国家石油公司在政府支持下大举投资海外油气项目,可是这些投资是否增进了中国的能源安全尚无定论中国海外权益项目生产的油气未必运回国内,而是参与到全球油气贸易中

把与电动汽车供应链相关海外矿产资源视为大国博弈的一部分,在政策制定中过度强调地缘政治因素,不仅可能造成投资,贸易活动的误区,还会带来一个更大的风险——激发资源国的资源民族主义比如,会引起当地民众和政治力量对海外资本的抵触或提高本国矿产资源的要价,从而增加对这些项目的投资成本和风险这一风险在过去中国海外油气投资中已有前车之鉴

可以预见,在全球范围内围绕重要金属矿产资源的竞争还会持续甚至加剧不同企业基于对未来矿产资源和产能变化,下游产品需求前景和技术路线的发展,会对上游金属矿产资源的投资前景作出不同判断这种企业间的竞争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有效利用但是这种以企业为主导的商业竞争行为需要和所谓大国博弈区分开来后者把对全球金属矿产资源的控制视为国与国的零和竞争,要求国家力量的介入,但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人为制造矿产资源的供应紧张,反而不利于达成提升本国资源安全的初衷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