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落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仍需攻坚
2021-12-23 14:00 来源:新浪 阅读量:4307
有着丰富森林碳汇资源优势的浙江省丽水市,12月22日宣布成立森林碳汇管理局,以探索一条成功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这是目前国内首个负责森林碳汇管理的市级行政机构
第一财经记者从丽水市林业局了解到,今年8月,浙江省编委发文批复,同意丽水单独设置市林业局,并增挂丽水市森林碳汇管理局牌子,实行合署办公。
我们建立这个机构,很大程度是推进森林碳汇核算,森林碳汇交易等工作,来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促进农民增收丽水市林业局局长廖永平表示,成立森林碳汇管理局也是推动丽水市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市拥有林地面积2076.3万亩,森林覆盖率81.7%,森林蓄积量近1亿立方米,占浙江省森林蓄积总量的四分之一丽水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曾作为全国集体林改先行地区率先探索创新了林权抵押贷款,林权IC卡,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林业信息化一张图等典型经验
丽水最大的优势在生态,生态最大的支撑在森林森林不仅是水库,钱库,农产品库,还是最大碳汇储备库廖永平说
九三学社中央经济专委会委员,丽水学院教授崔淑芬表示,借助森林碳汇管理局成立的契机,丽水可在碳汇交易的标准和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提供一些可复制的丽水经验和有意义的示范,在全国碳汇能力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贡献力量。
2020年,丽水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完成了《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经营碳汇普惠方法学》根据这一方法学,贤良镇森林经营碳汇普惠项目总面积为1121.13公顷,10年共产生碳汇量51666.81吨CD2当量,年均可减排CO2当量5166.68吨,每年可给贤良镇带来上百万元的碳汇潜在收益
今年11月,贤良镇也的确从碳汇交易中尝到了甜头当月,浙江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丽水召开会议主办方以每吨100元的价格向贤良镇购买了22.72吨核证碳汇减排量,从而实现了零碳会议,绿色会议丽水市生态环境局为本次交易出具了碳中和证书
说起碳减排,多年来,人们将主要精力放在高碳行业的压减,改造和提升上,比如压减煤炭消费总量,淘汰钢铁,水泥,建材等产能,能源转型和打造低碳产业上,而对于碳汇的关注度很少。
森林碳汇具有多重收益以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碳汇造林项目为例,青海省林业碳汇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仪律北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该项目总面积58.4万亩,预计整个项目计入期内碳汇总收益约10.8亿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20%
据测算,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碳汇造林项目实施后,当地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30%提升至2020年的36%项目还提供了3.5万个工作机会,参与整地,栽种,浇水等造林工程的农民人均增收超过1.2万元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在青海,江西,福建等多地采访时也了解到,森林碳汇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
仪律北反映,由于没有碳汇造林树种幼龄林生物量估算方法,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碳汇造林项目在开始阶段的碳汇量计算时采用了全收获法,但准确性就得打折扣,目前正在进行项目造林树种幼龄林生物量估算方法的构建。。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李梦晨,李洋两位专家22日也表示,当前市场碳汇价格的低迷无法满足林地长期运营的人力成本,对于期望开展大范围代运营林地的公司来说,过度分散的地块提高了运营人员的专业性门槛,为未来长期碳汇供给稳定性埋下隐患。“欢迎大家来到可可托海。
此外,碳汇项目也普遍存在产权与激励未明,法律建设不足,以及核算制度与林木生长错配,交易制度亟待完善等问题从买方角度看,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主要面向电力等高碳排行业开放,交易市场中合格的买方数量受到严格限制与管控,买卖双方体量无法匹配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关于探索完善林业碳汇交易助推生态林产业发展路径的建议复文中表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已明确将林业碳汇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加上国家林草局编制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文件,为全国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经理谭胜利正在客串讲解员。曾经的老矿区变成了景区,矿区人吃上了旅游饭,这让谭胜利干劲十足。
国家林草局介绍,将完善财税激励,市场交易规则及政策,结合全面建立林长制责任体系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在制定完善林长制考核制度和《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国家标准时,考虑将林业碳汇纳入评价指标同时探索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和模式
第一财经记者从丽水市林业局了解到,该市已计划创建中国碳中和示范区,并将在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启动零碳示范县创建未来,丽水市森林碳汇管理局将通过森林资源保护,国土绿化造林等方式,提高森林质量,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储量,探索碳核算,碳交易机制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