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大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4331   

1—9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5%——

服务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大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中小企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生产经营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政策组合拳利当前惠长远

得益于财税金融,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数量稳步增长目前全国市场主体已达到1.5亿户,其中企业4600万户,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

二是经济效益稳定恢复1—9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2.8%,32.5%,比2019年同期分别高2.7个百分点,13.2个百分点

三是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截至9月末,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5010.2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68.2%

四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2.1%,申请专利84.5万件,同比增长20%

徐晓兰表示,近期受原材料价格高企,物流成本高,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用电紧张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为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几天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从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加强用电保障,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着力扩大市场需求,全面压实责任等9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同时,还印发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少取,多予,服务,培优

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做了哪些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介绍,可用少取,多予,服务,培优概括

少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出台阶段性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降低部分小微企业所得税,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梁志峰介绍,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0亿元,每年为市场主体减少手续费支出约240亿元,42.1%有贷款企业反映享受到了优惠利率

多予——今年中央财政新增支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资金,目前已经安排35亿元支持1300多家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安排30亿元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减补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

服务——1—10月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带动11万家服务机构围绕政策发布,技术创新,投融资,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中小企业共性需求开展服务476万多次,服务企业6098万家。

培优——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今年培育了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30家,是前两批总数的1.5倍,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11.7万家。会上,新成立的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由武汉市财政初始投资300亿元设立的武汉产业发展基金,将逐步达到500亿元,并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设立多个亲子基金。到“十四五”末,投资规模达到3000亿元,将成为未来武汉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主力军和重要推进器。。

牵住创新这一牛鼻子

梁志峰表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提升创新能力,要牵住创新这一牛鼻子。

梁志峰介绍,此次印发的《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就是从不同角度对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作出的安排我们将重点推动落实好这两个文件,联合财政部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运用,带动地方政府加强创新支持,以创新驱动中小企业行稳致远

加强中小企业竞争力还需完善梯度培育体系梁志峰表示,工信部正在健全完善百十万千梯度培育体系,力争到2025年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一千家左右的制造业单项冠军

徐晓兰介绍,目前,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企业11.7万家她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强劲小巨人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基本达到25%,平均研发强度超过了7%,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数超过50项,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今年11月,14家‘小巨人’企业参与申报的13个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可以说‘小巨人’企业支撑了创新的大格局徐晓兰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