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销量突破5万辆,新势力2023年收官之战理想又赢了?
2024-01-17 20:08 来源:易车网 阅读量:7591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3年,在这一年里,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对车企来讲,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竟如果在2023年仍旧销量不佳,就不能甩锅给疫情了。那么,在2023年各大新势力品牌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呢?
纵观全年的表现来看,在新势力品牌阵营早就不是“蔚小理”独树一帜的时代,从2022年的“新势力五虎”,到2023年理想汽车一枝独秀,“蔚小理”中的蔚来和小鹏和理想汽车之间的差距被越拉越大,同时AITO问界也在去年下半年强势崛起,头部新势力品牌之间同样在重新洗牌。
理想“遥遥领先”,销量超蔚来、小鹏之和
首先就是理想汽车,作为2023年最畅销的新势力品牌,理想汽车在销量上的增长势头一度将要向BBA看齐。根据理想汽车官方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在12月份,理想汽车交付量再次创下了历史销量新高,达到了50353辆,单月销量首次突破了5万辆大关。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在2023年的累计交付量也已经来到了376030辆,销量目标完成率高达125.3%,成为汽车市场为数不多能够超额完成销量目标的车企。随着理想汽车最终销量的出炉,也让其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新势力品牌中的地位,与其并称为“蔚小理”的蔚来和小鹏,已经和理想汽车不在一个段位,两者销量之和都与理想汽车有着很大差距。
根据蔚来汽车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在12月份,蔚来汽车销量为18012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60038辆,虽然取得了30.7%的同比增速,但距离24.5万辆的销量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蔚来汽车在销量上没能迎来更大突破,但在换电站的建设上,2023年新建了1035座换电站,而蔚来累计换电站都才2350座,2023年是蔚来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这也会为蔚来汽车之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来到小鹏汽车这边,小鹏汽车在2023年可谓是低开高走,上半年还在为月销上万辆苦苦挣扎的小鹏汽车,在下半年就迎来了销量爆发,11月份更是首次实现了单月销量破2万辆。而在12月份,小鹏汽车也是继续保持着20115的交付数据,1月-12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141601台,同比增长17%。
自此,小鹏和蔚来加起来的合计销量也不过才30万辆出头,与理想汽车37.6万辆的销量还存在超7万辆的差距。
AITO问界挤入一线阵营,2023年最大黑马诞生
除了“蔚小理”外,AITO问界也在第一时间公布了自己的销量成绩。根据AITO问界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年累计销量达到了94380辆,虽然距离“蔚小理”还有很大差距,但AITO问界在近几个月中销量屡创新高,成为了新势力阵营中的一匹黑马。
12月份,AITO问界销量达到了24468辆,首次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在12月份新势力销量排名中也是仅次于理想汽车。值得一提的是,问界新M7在12月份的周销量排名中,也是多次超过理想L7、L8,成为高端SUV市场的销冠。
AITO问界近几个的强势崛起,离不开问界新M7的上市,作为一个改款车型,问界新M7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升级,使得新车一经上市就广受好评,订单量更是超过了10万辆。在AITO问界12月份的销量构成中,仅问界新M7就贡献了20611辆。
另外,在12月26日上市的旗舰级SUV问界M9,也仅用了不到7天的时间,大定订单就突破了3万辆。在当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AITO问界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极,预计在2024年AITO问界销量还会迎来进一步增长。
多数新势力年底表现出色
从各大新势力品牌公布的12月份销量表现来看,基本都实现了月销上万辆的成绩,特别是岚图汽车,12月份销量也是首次达到了10017辆,连智己汽车也有着10412辆的销量成绩。不过,外界更期待的还是极氪汽车的表现。
在12月份,极氪汽车销量为13476辆,再次创下了品牌历史销量新高,1-12月累计销量为118685辆,同比大增65%。从整体销量来看,极氪和“蔚小理”还存在一定差距,但12月27日极氪007的上市,让外界丝毫不担心极氪汽车未来的销量。
对于极氪007,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收获了超5万辆的订单,上市后的起步价更是出乎了大多数人意料,仅为20.99万元起,比之前的预售价还要低了2万元。作为极氪品牌的首款中型纯电动轿车,极氪007不仅是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而来,还全系支持800V高压快充和骁龙8295芯片,单电机版车型电机功率更是达到了310kW,比同级别双电机四驱版车型性能还要更强,再配上870km的CLTC工况综合续航,直接让极氪007成为了2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最卷的车型。
写在最后:
可以预见的是,2024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只会更加内卷,这一点,从近期上市的极氪007和小鹏X9就不难看出。另外,作为现在最畅销的新势力品牌,理想汽车在2024年也会带来更多新车,且传闻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目标将达到80万辆,这也是BBA进入国内这么多年来,首次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汽车品牌的压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