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5手机发布机构:关注“果链”公司业绩表现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4694   

9月13日,苹果发布iPhone 15系列手机、智能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9和Apple Watch Ultra 2。iPhone 15系列全部采用灵动岛设计。iPhone 15 Pro系列是苹果首款采用航空级钛金属设计的iPhone,是苹果史上最轻的Pro机型。售价方面,iPhone 15系列起售价5999元。相比iPhone 14系列,iPhone 15系列标配版本未涨价,其余版本涨价100元、300元、500元不等。

机构分析称,预计今年iPhone出货量有望与去年大体持平,苹果稳定的出货量依然是供应链公司业绩的基本保障,建议关注“果链”公司业绩表现。

支持USB-C充电接口

据悉,iPhone 15系列包括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iPhone Pro Max。苹果表示,iPhone 15系列均采用灵动岛设计,采用USB-C充电端口。苹果称,只需一根充电线就能为Mac、iPad、AirPods和iPhone 15系列产品充电。

在芯片方面,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搭载A16仿生芯片,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搭载先进的3纳米芯片A17 Pro。

浦银国际称,今年iPhone 15系列在苹果A系列SoC芯片、钛合金中框等方面进行升级。

据苹果介绍,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采用航空级钛金属打造。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iPhone 15相比iPhone 14,256GB版本涨价100元,512GB版本涨价300元;iPhone 15 Plus相比上一代产品,256GB版本涨价100元,512GB版本涨价300元;iPhone 15 Pro相比上一代产品,256GB版本涨价100元,512GB版本涨价300元,1TB版本涨价500元;iPhone 15 Pro Max 256GB版本涨价100元,512GB版本涨价300元,1TB版本涨价500元。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认为,在各家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外观的差异化、价格的优惠力度、拍照和视频效果将会成为消费者选购的首要考虑因素。

机构预计首批备货约8000万部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研报预测称,首批苹果iPhone 15系列的备货量目前约为8000万部。预计苹果会根据10月或11月的销售情况来调整2024年一季度的生产计划。

平安证券研报称,iPhone15系列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处理器升级、四重反射棱镜设计及钛合金中框,预计2023年苹果iPhone15系列新机出货量在8000万部至8500万部。

集邦咨询预估,iPhone15 Pro系列的产出占比有望拉升至六成以上。预估iPhone全年生产总数在2.2亿部至2.25亿部,同比下降约5%。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称,iPhone上市16年,苹果在全球积累了超过10亿的iPhone用户。与此同时,苹果通过iPhone为核心,打造智能硬件生态,通过各个品类快速拓展。苹果iPhone在2022年全球出货量仍达到2.32亿部,市场份额为19%,位居第二。其中,苹果8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12亿部。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10%,达2.58亿部,市场衰退有所放缓。其中,三星以5300万部的出货量稳居榜首,苹果以17%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二,出货量为4300万部,同比下降13%。

或提振“果链”公司业绩

兴业证券认为,明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望重回增长,新兴市场有望率先走出复苏。

浦银国际称,预计今年iPhone出货量有望与去年大体持平。苹果稳定的出货量依然是供应链公司业绩的基本保障,而下行风险主要来自潜望式摄像头等零部件初期良率较低导致供应瓶颈。

立讯精密是果链龙头公司,是苹果AirPods耳机、Apple Watch智能手表组装厂商之一,投资参股了iPhone组装业务。立讯精密预计2023年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61%-27.08%。

8月29日,立讯精密表示,未来随着新机和新产品的陆续推出,尤其是MR这种全新平台化的产品给产业链带来了潜力和价值空间,公司非常看好消费电子板块未来的增长。

京东方A是苹果产品屏幕供应商。9月6日,在机构调研时,京东方A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突破5000万片,同比增长近80%;下半年受终端品牌新机集中发布等影响,预计柔性AMOLED需求量环比增长,公司全年柔性AMOLED产品1.2亿片出货量目标也将稳步达成。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