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金观平:如何看待物价“剪刀差”扩大
2021-08-13 09:54 来源:网络 阅读量:7517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1%,PPI同比涨幅重回年内高点9%,二者“剪刀差”由前两月的7.7个百分点扩大至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传导不顺畅,中下游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市场存在一定担忧。那么,如何看待7月份物价“剪刀差”再扩大?
目前,我国CPI月度同比涨幅处于1%左右的低位。一方面,这得益于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带动了猪肉价格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服务业生产增加,重要民生商品供给充足,平抑了商品和服务价格。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的背景下,我国能保持消费物价稳定实属不易。
PPI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传导和低基数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PPI涨幅有所扩大。7月份PPI同比上涨9%,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在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8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7.5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八成。P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主要由部分行业价格涨幅扩大所致。
有关部门强化供需双向调节,包括投放国家物资储备、增加煤矿和铁矿石产能等政策陆续出台,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已显现。
PPI持续高位震荡、CPI继续低位运行,表明价格从上游向下游的传导不顺畅。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下游工业消费品供给能力比较充足,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上游价格向消费品传导有限。“剪刀差”扩大,“剪”掉的往往是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的利润,他们议价能力不强,对成本压力的传导和消化能力较弱,终端消费品价格难以随着原材料价格同步上涨。在内需恢复仍显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有所增加。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作为反映某一时期内消费领域和生产领域价格变动的重要经济指标,CPI和PPI之间“剪刀差”的扩大,也正是经济恢复“不稳固、不均衡”的表现。因此,下一阶段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
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去年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国内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有利于物价走势未来保持稳定。当前,PPI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但上涨动能有所减弱。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预计下半年PPI同比涨幅及其与CPI同比变化的“剪刀差”将进一步收窄。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